热点追踪

复工复产加速 安全生产加强——由“抗疫”经验引发的安全生产管理思考

发布日期:2020-05-18 浏览数:6831

 

近期,习总书记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借鉴疫情防控成功经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观,应该是我们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都应长期坚守的使命和任务。

“院感医生”与企业“安全员”

这次疫情中,救治一线医护人员无疑成为“网红”。与17年前的SARS疫情报道不同,“院感医生”引人关注。“院感医生”对一线医护一句“你们守卫病人的生命,我们守卫你们的安全”坚定话语,激励着一线医护人员消除后顾之忧,投入病人救治。

其实,“院感医生”与“临床医生”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是防病的,后者是治病的。之所以少为人知,是因为非疫情期间,“院感医生”只在医院幕后,负责监督常态化的院内感染防控制度执行,排查、分析、判断院内感染风险形势,发现漏洞及时查处纠正。这点和企业专、兼职安全管理员的职责非常相似。

从这次武汉抗疫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定点救治医院,还是在专门收治轻症病人的方舱医院,也无论你是医生护士,还是领导干部、新闻记者,甚至是院士专家,也必须服从院感防控制度,一个院感防控步骤都不能少、不能敷衍马虎,最后还要经过“院感医生”检查同意,才能进入病区。

反观我们许多企业的安全员,即使是专职的安全管理员,境遇却与“院感医生”大相径庭:责任与权利倒挂!一些企业老板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是管理部门要求,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有的将安全生产与保险混为一谈,甚至把购买保险的费用归为安全投入,一旦发生事故,有保险公司赔付。

正因为部分老板“保险比安全防控有用”的思想理念长期不得根治,才使得企业安全员岗位近乎沦为摆设,安全员由于缺乏培训,职业素质普遍不足,作用发挥自然大打折扣。

近期,常交协正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进行调研。与现行保险种类最大不同,在于其规定了承保方必须为投保方提供安全防控技术服务,同时可根据投保企业风险实行浮动费率。如果能由此形成由风险高低决定费率高低的机制,那么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风险高的企业,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届时,安全员创造的“价值”就是可以计算的了。

“联防联控”与“分段分治”

到会员单位进行“安全标准化”评价,评价过程中时间绝大部分是花在查台账环节。评价标准分为16大项,企业按原运管处要求日常需要9本台账,还有公安交管台账,各种制度、档案、原始记录、资质文件……

盘点一下,涉及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有交通、公安交管、公安车管、生态环境、市场监督、工信、消防应急管理、技术监督、卫生防疫、劳动保护、地方政府等多个条块部门,但凡涉及自己部门的“事权”的,都要求企业记台账备查。通过评审员每年的继续教育及考试了解到,这些台账背后所涉及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办法文件,可能谁也无法列出一个完整的目录。

以前,关于农村养猪问题,有一句“9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经典”牢骚。说的就是监管部门太多,反而“龙多不治水”。其实,行政体系的划分,不可能与市场行业划分相,尤其是不断细分的市场相匹配,因为经营行业的细分完全是市场主导,而行政体系的改变要由全国人大决定。因此,“多部门监管”是一个长期性的现实问题。

其实“多部门监管”,并不必然得出“龙多不治水”的结果。就拿这次“抗疫”来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抗疫”指挥部,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集合各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统筹各种相关资源,遇见问题,各部门会商、讨论、决策并由指挥部决定执行,事件处置迅速高效,很快控制了疫情的大规模传播和扩散。

现在的问题是,常态情况下各政府部门没有,也不可能针对每个行业建立一个“联防联控”机制,“分段分治”也必然是一个常态。

笔者认为,让“多部门”借助“平台”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应该成为一个优先方向。即借鉴抗疫经验,借助于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找到一个抓手,以此建立一个“联防联控”平台,使得各项安全信息汇聚于一个平台,相关管理部门、行业组织可以实时地从中筛除“非相关”信息,“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实时反馈”信息,从而“精准”施策,或通过强化行业自律,及时扭转风险增长态势,达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应急响应”与“常态化”

抗疫期间,央视在栏目之间反复插播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的疫情防护公益广告。其口语化的表述,简短明确的信息,拉近了院士专家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年长年幼、农村城市、文化高低的民众都乐意接受,效果自然非常好。

疫情应急响应状态下,因为防止人员聚集,各类会议大大压缩,紧要会议“变形”成为“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相关疫情信息通过谋体公开发布,无论是疫情形势,还是防控措施,无层级传播,迅速、有效,可获得性强。反观安全生产工作,尽管我们“逢会必谈”,标语口号随处可见,但常态情况下却非常容易为其他讯息所“淹没”。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各种法律法规、规章、意见、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发了不少。安全标准化评价现场检查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企业对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行业标准知之甚少,对相关法规、规章体系有整体了解的更少。此外,不少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抱怨,这些规章、文件获得性较差,各发布部门往自己的门户网站一放了事。一家国企改制的危险品运输企业的资料柜中,放着几册化学危险品安全法规合订本,担任安全管理员的原国企退休人员介绍,已经养成遇事先查法律法规的习惯,可现在这种汇编本已经没有了,到网上查询又不知道文件名称,即使搜索到了,也不知道是否有效,也没有哪个政府权威部门向企业宣贯新法规、新规定。所以现在这个安全生产工作是责任“层层加码,方向懵懵懂懂……”,“真是太难了!……”

从这次抗疫斗争,我们看到,各地援鄂医疗队都是整建制接管一个院区,效果非常显著。其奥秘就是骨干配套,配合默契。因此,笔者认为,提高行业组织化水平,构建行业骨干队伍,畅通上下信息渠道,应该成为我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努力方向。(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