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8-16 浏览数:697
张全林
晚饭后,和妻子一起在小区散步。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见两位老者手拿蒲扇边扇边走,走到树下的石凳处便坐了下来,一边慢慢地摇着扇子,一边细声细语地交谈着,一副悠闲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没有电扇没有空调的年代,人们乘凉时的情景。
经过太阳一天的暴晒,屋子里热得像个蒸笼,让人实在待不住,等到太阳一落山,就迫不及待地到户外去透风。勤快的人,早已把门前的场地打扫干净,泼上刚从井里打出来的凉水,让地面尽快散发热量,然后把家里的凳子椅子搬出来,把门板搁起来,把烧好的饭菜端出来放在门板上凉着,等一家人到齐了,就开始边吃边乘凉。此时的村庄一眼望去,一家挨着一家的门板,一片围着门板吃晚饭的人,其场面像是大排挡,又像是百家宴。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吃完饭洗好澡,坐在板凳上,躺在躺椅上,悠闲地摇动着扇子,尽情地放松着自己的身心,是一天里最好的享受。此时,若有一阵凉风吹来,就会有人忍不住发出感叹:“好风,真惬意,这风有钱也买不来。”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乘凉方式。老年人乘凉,以静为主,缓缓地扇扇,慢慢地说话。男的大都聊节气,聊耕种,聊天气和收成;女的则主要聊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他们信奉的是“心静自然凉”的乘凉方式,绕不开的是居家过日子的话题。
年轻人在乘凉时也静不下来。他们呱唧呱唧地拖着木屐到处去追风,找到合适的地方,碰到合得来的伙伴,就坐了下来,或相互之间嬉笑打闹,或天南海北地胡聊神侃,大至天文地理,小至鸡毛蒜皮,有时也谈及姑娘媳妇,高兴之时,会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他们的说话声、嬉笑声,以及用扇子驱赶蚊子的拍打声,无一不显示着青春和活力,有他们在,整个村子就活跃了许多。周边的村子若放电影,他们会一窝蜂地涌去看电影,哪怕是十里八乡也不怕远。兴致上来,甚至会相约到水流湍急的电灌站的大水池里去冲浪,比勇敢,打水仗。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种消暑纳凉的方式。
身着短衣薄衫的姑娘们,乘凉也是文文静静的。她们总是找一个偏静的地方,和几个年龄相仿的闺蜜一起,轻轻地说话,轻轻地笑,连摇扇子、打蚊子也都是轻轻地。别人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也不知她们在笑什么,但看起来会觉得她们很开心。小伙子们很想加入她们的队伍,可没有姑娘的邀请,谁也不好意思走过去。
最不安分的要数半大的孩子,他们前村后村地到处走,一会儿在这里看看,一会儿又到那里听听,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想干什么。他们一玩起来,就忘了自己刚洗过澡,也不知道自己又出了几身汗,只有真正玩累了,才不得不安静下来。
一些带着幼儿的女性,她们在乘凉时也闲不下来,一边不停地为孩子扇风赶蚊子,一边还在教他们儿歌,一会儿唱“亮婆婆,星星出,婆婆煮饭公公吃……”一会儿又教“东边牛来了,西边马来了,张家大姐家来了……”在乘凉的群体中,要数她们最辛苦。
村子里有几个会乐器的人,有的吹笛子,有的拉二胡,只要他们行动起来,就会围拢许多人。在炎热的夏夜,那悠扬动听的乐曲,犹如一股清泉,清凉着人们的心田,为人们驱赶了一些燥热。讨厌的蚊子,也会来凑热闹,乘机袭击着人群,遇到湿热的天气,更是肆无忌惮地到处乱飞,能碰上你的鼻子撞上你的脸。此时,就会有好心人抱一些麦秸麦壳之类的东西,放在上风口点燃,用烟雾来驱赶它们。
那时候乘凉,人人都离不开扇子,因为它是人们扇风散热和驱赶蚊子的最好武器。于是,各种扇子就应运而出。最普遍的是芭蕉扇,最耐用的是竹篾扇,最方便的是折叠扇,最时髦的是绸布扇,最廉价的是纸板扇,人们因地制宜,各取所需。在那个生活不富裕资源又匮乏的年代里,人们视扇子为宝贝,小心地使用它,精心地保管它。有的在扇子上包上边,有的在扇子上做上记号写上名字。在乘凉的过程中,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着它。
夜深了,气温降了些,人也困倦了,村子渐渐地静了下来,乘凉的人也就一个个转移到屋里。临睡之前,有人感觉肚子饿了,便把晚饭剩下的元麦糊粥就着咸菜咕噜噜咕噜噜地喝个精光。也有人在屋里刚躺下不久,又发现自己出了一身汗,不得不再次走到户外,到河边的码头上用湿毛巾将身子上上下下地擦洗一遍,然后坐下来继续乘凉,困得实在顶不住了再进屋。在最闷热的天气里,也有人通宵都睡在外面的。那时候的乘凉,是人们度夏的重要内容,也是村子里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