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研

以物流金融为突破口促常州现代物流发展

发布日期:2012-10-15 浏览数:4394

 

(总第49期)

2012年10月15日

常州市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

  常州市是江苏省金融改革试点城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金融改革的重点。本文认为,金融改革试点结合第三方物流发展,这是我市发展物流金融的难得契机。通过发展物流金融,不但可以解决金融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且可以成为做大做强常州现代物流业、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有效突破口。

  就如何发展常州现代物流这一课题,本协会经过广泛调研,认为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做大做强有基础的物流企业,形成物流市场的主流力量并发挥其“生态调节作用”,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种实现多赢的经济组织方式

  一个规模型生产制造企业(下称核心企业),其供应链的上下游,80%左右是中小企业。

  上游的供应商,在大量货物向核心企业转移的同时,客观上形成了资金被占用;下游的销售商,在向核心企业支付预付款的同时,往往也被占用去大量资金。在大量动产被占用的同时,这些中小企业没有庞大的不动产做抵,又很难获得银行融资,“融资难”也成了它们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市60%以上的贷款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4.8万户中小企业中,大约只有1.49万户得到银行贷款。

  然而,当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把一条供应链上的各类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起来,实现主辅分离、精益化生产后,这些中小企业就能成为金融机构的支持对象;银行一旦介入,又形成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企业共生发展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与银行之间将不再是单纯的借贷关系,而是基于企业真实业务的资金链维护、监控的全过程合作。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紧密,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也能保持长期的稳定。这种业务就叫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业务在国外,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由银行来收购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摩根大通银行收购物流公司Vastera,专门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的服务体系,被定义为“金融物流”。

  另一种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收购银行,如UPS,收购了美国第一银行,并将其重建为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银行,来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这种模式称“物流金融”。

  目前,物流金融已成为某些国际物流巨头的第一利润来源。在我国,因为银行不可能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相互并购,所以,物流金融的业务,还仅局限于银行与具有央企背景的物流公司之间的动产(存货)质押。这些物流公司由此盘活了部分存货和资金,得益匪浅。如果物流金融业务能在供应链上得到整体释放,其能量将相当惊人。

  发展物流金融,让金融企业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为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量身定制各种方案,将金融产品有效地组合进各个环节,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同时帮助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性,降低运作成本。金融业一旦解决了与物流业的融合问题,等于开辟了向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物流企业因为这种融合,具备了向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能力,形成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做大做强,结构转型也就水到渠成。

  据国际调查显示,采用供应链上的物流金融方案,买方还能平均降低13%的运营成本、供应商的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4%。

发展物流金融常州优势明显

  一.常州被列为江苏省金融行业改革的试点城市,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也成为发展物流金融的绝佳良机

  构建一个能与常州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开放、多元、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这次金融改革的重点。发展物流金融,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并为核心企业提供资金理财服务,不但能迎合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更是构建金融服务新体系的较好模式之一。

  二.规模化制造业的稳定性、关联性和带动性,构成了常州发展物流金融业的基础优势

  “十五”以来,常州地区先进装备业发展迅猛,其中的核心企业生产量大且持续性强,资源消耗大,需求弹性也大。他们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行主辅分离,接受第三方物流服务无疑是一条捷径;核心企业其稳定性、规模性,以及它的关联性和带动性,为常州实施主辅分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乃至物流金融也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物流金融的发展,又必然进一步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三.以商贸流通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已完成框架性布局

  第三方物流业是物流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常州占地5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仓储面积超过2万平米的专业市场约有38家,其中已建成30家。“十二五”期间,市区还有21个拟建物流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800万平米。规划中的四大物流节点,东、北、南部贸易性特征明显;西部的常州综合物流中心,又以物流+产业链做背景,配套周边的工业园区,全程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四、常州的金融行业与物流央企间,长期紧密合作形成的物流监管业务,为发展物流金融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中国物流常州项目先后与十多家银行开展动产质押监管业务,实现多点多仓管理,每年监管货值超过20亿元,且以超过50%的速度在发展;

  去年至今,中行常州支行、华夏银行与中国物流成立的“物流金融(物流宝)项目组”,已规划了“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开花节节高”、“山山高”等四大系列1020项(一期)物流金融产品,面向供应链管理一体化上的中小企业;

  日前,中国物流与华夏银行又签订“总对总”协议,扎口常州进行试点,在全国率先将物流金融业务从单一的存货质押,扩展到供应链的权利质押上。目前,产品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正在着手项目落地。物流金融的前期实践,为常州发展物流金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决常州发展物流金融主要问题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业的定位

  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2009年,国家已将其列为十大产业之一。在长三角地区的大多省辖市,政府部门也都配置了统一领导小组,实行联席制、专项统计制度等,专司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制定、引导、协调、统计等工作。

  2011年,常州物流业的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相当于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增加值。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随着目前的制造业模式向现代物流业模式转换,未来十年,物流业的年增长率估计都将超过20%。物流金融在国内尚属新兴领域,发展空间更大。但是,我市至今都没能将现代物流放到应有的先导位置或重要位置来对待;职能重叠,多头管理又“谁都不管”的现象十分严重。

  因此,常州要发展物流金融,目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市政府对现代物流业的重新定位,明确其支柱产业地位,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同时建议,市成立发展现代物流业领导小组,有一位市领导具体分管;结合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把现代物流规划进去;明确交通运输局为现代物流的主管部门,以真正解决当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态。统计口径不一等阻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二.抓好试点,打好发展物流金融的基础

  物流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开辟中小企业融资天地的主渠道;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已成为一些国际物流巨头的第一利润来源;未来,谁能够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物流市场的主导,其意义极为深远。对于地方政府,谁率先发展物流金融,谁就能在提高区域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

  在调研中发现,我市产值在20亿以上的诸多核心企业负责人,都非常乐意接受物流金融理念,对物流金融发展的前景也充满信心。

  常州抓好物流金融的试点,不但重要而且正当时。目前,中国物流与华夏银行所经营的的存货质押业务,正在向供应链的权利质押扩展。据悉,该项目在常州试点一旦成功,双方即在各自条线上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也明确,试点成功后,将在商业银行体系全面推广。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常州支行牵头,中国物流常州分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制定具体试点方案,加快常州发展物流金融的步伐。

  物流金融涉及面极广,国外的物流金融,都是政企合作的成果。常州发展物流金融,没有政府部门的全面规划、引导、前置管理授权等方面的运作,同样很难获得本质上的突破。

  三.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金融业务要向供应链释放,第三方物流是基础和条件。因此,常州发展物流金融,另一要素是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用“营改增”政策为杠杆,“扶优汰劣”、“做大弃小”,扶持一批有基础的传统货运企业做大做强、升级转型,向第三方物流转换。目前,常州物流(包括货运)企业仍处于多、少、散、弱的状况。据常州交通运管部门统计:到2010年底,全市在册货运车辆5万多辆,货运经营业户却达3万多户,户均仅1.7辆,而真正具备条件介入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采取切实措施,在转变物流园区“功能异化”现象的同时,打破货运企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口。目前,常州约有38家物流中心(园区),其中已建成30家,“十二五”期间市区还有21个拟建物流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800万平米。但这些物流园区贸易性特征明显,大多具有“功能异化”嫌疑。一些货运企业在向第三方物流发展进程中,站场建设中的用地问题,往往又成了他们的瓶颈口。

  直接向投资商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在招商引资时,政府部门直接向制造业投资商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不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其仓库场地的建设投资,同时也促进了第三方物流发展。

  四.现代物流信息化应纳入“智慧常州”规划

  物流现代化需要信息化作基础,而我市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下,直接导致大量物流公司无力介入第三方物流服务;物流金融更需要信息化,它不但需要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具备极强的信息化处理能力,还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与银行系统进行信息对接。

  目前,华夏银行已拨出2000万元专款改造自身的系统,而中国物流公司也决定设立物流金融公司,为政府、银行、供应链上的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信息化服务。但是,这不过是他们为试点项目进行的基础建设,并不具备公共性服务平台特征。何况,如此巨额的投入,在物流企业与银行不能相互并购的情况下,要求供应链上每个单位,尤其是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都建一套能够和银行信贷融资系统对接的信息系统,也明显不切合实际。

  因此,常州要发展金融物流,政府部门首先应重视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纳入“智慧常州”的总体规划中,使之成为一个公共性服务平台,否则,现代物流业、包括物流金融业就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物流金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向。专家预测,未来5年左右必将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常州由政府出面提出并主持发展物流金融,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如果错过这一次机遇,殊为可惜。